百家讲坛:康熙大帝
康熙的日常生活丰富到,连平三藩、台湾、噶尔丹、雅克萨的篇幅都要压缩,***的部分完全没讲,很怀疑这所谓的公正评价。
当时光穿越了无数的战火与动荡,回到三百多年前的紫禁城,在太和殿那高高的皇帝宝座上,有一个只有八岁,脸上长着不少麻点的少年天子,正在俯瞰着匍匐在他脚下的大小臣工,以及他那庞大的泱泱**。此时此刻,他是否会想到过自己在这皇帝宝座上一坐,便是漫长的六十一年?他是否想到过他的这一生将会历经风雨而名留史书?而在这样的时刻,遥远的西方世界,又在发生着怎样****的巨变?这位刚刚登极的少年皇帝大概不会想到,仅仅百年之后,西方世界的坚船利炮,便让他的王朝黯然失色。这反差巨大的一切究竟因何发生?
看完康熙大帝,感觉康熙是个超级完美的人,孝顺、爱妻、勤政、好学、全能……但是相比于以前看的刘邦、项羽、宋太祖,总觉得少了点立体感,没有刘邦那种**痞气,没有项羽那种狂妄,也没有宋太祖看见手下人用度奢侈急得飙脏话的不顾形象,不知道这是阎崇年老师讲课的原因还是历史上的康熙真就是这个形象,如果真是这个形象那有没有立人设的可能(也许是我小人度君子)。抛开这些,我依然认为康熙是一代明君,只要能让国家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幸福,文化多元的就是好皇帝,至于清朝往后没有跟上全球发展确实有其局限性,更多的还是怪乾隆。康熙是最让我感觉当皇帝不容易的一位,61年勤政如一,还能比较长寿,天选皇帝!阎崇年老师的百家讲坛让我对康熙帝和这个**增添了兴趣,前阵子《康熙的红票》蛮火的想要找来读一读。
小时候最早接触的百家讲坛剧集之一
对于清朝来说,成也康熙,败也康熙,纵向来看,康熙是封建王朝不可多得的千古一帝,横向来看,从康熙时就埋下来落后于西方而清朝灭亡的种子
想起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作为皇帝能做到如此一以贯之,很不容易。
由于之前通过**渠道了解过康熙皇帝这个人,所以看阎崇年这部就感觉没有什么新意,只不过是更尊重史实以及对某些历史**讲解得更详细一点罢了。叙事也比较平,没有改朝换代时期的那种波澜壮阔,和另一部《明亡清兴六十年》是没法**。
学习学习清朝历史。**妈就是**,他本身就是民族融合的产物。中华最宝贵的文化就是海纳百川。
康熙当得起**一帝,其勤勉好学,雄才大略,隔着几百年的时光尘埃,仍然令人追慕。
不管怎么说,13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光凭这一点就可以给康熙点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