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net:?xt=urn:btih:993cacbfaef5f7991bcc00aba4373b5229e53047
磁力:1080p.BD中英双字.mp4
艾希曼的末日原名:יוני אפס,又名June 0、June Zero、六月零日
并不是只有结构或者主题先行,作者给出了对待历史和真相的态度,也给出了个体面对历史和真相时的处境,当虚构和戏剧性足够精确,严肃也就渗透出来了。
角度选择虽然刻意但也厉害,历史和现实的三重悖逆,要dont foget,不是要only remember,但是我们只能用remember来对抗foget,其实主题上还是蛮深刻的。第二章节居然能拍出一丢丢喜剧风格,算意外惊喜。
但是,如今的以色列**在干什么呢?呵呵
3.5//或许应该六月再看//从汉娜·阿伦特对“平庸的恶”的提出和讨论 从抽象的理论化的概念研究落到一个具体的经历和视角 某种角度来说 具体带出的主观体验和情绪波动确实充满了对人事判断的影响//螺丝钉有螺丝钉的用处//以色列和德意志在电影中显示出的对历史的审视态度还是吸引人
不喜欢,尤其是当下的意境,以色列下头,没什么好说的。
被书写的历史无法记录每一个参与者,但每个亲历者的心里都刻着那段历史。
竟然非常精巧细致,意外好看。刽子手要做炉子**刽子手。艾希曼全程也没露正脸,只是个**要听高雅音乐,读自然绘画鸟类图谱的一个温和的有教养的人。工具理性面前没人能从其中幸免。
超出预期的巧妙 是我最喜欢的那种 用几个不同小人物角度讲述同一大**的叙事。片中说由于担心狱警控制不住情绪 所以看管**一律不用Ashkenazi*** 而只用Mizrahi*** 还是头一回听说 而想想也挺合理的。其实历史应该就是无数亲历者的记忆所组成的一块巨型拼图 可惜绝大多数的情况中 因为**各样的原因 很多声音会被** 很多故事会被遗忘。Jake Paltrow感觉还挺有才华的(比他姐强)。
胶片摄影格外有质感,从三个小人物角度展现历史巨变,技术上还是做得很好的,但剧本还是难以玩出新**。
小男孩演得好,浑身倔强,被遗忘的男孩这个角度也算是二战题材中比较有新意的,只是中间有些支线不太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