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西西比风情画原名:Mississippi Masala,又名钟爱一生、密西西比马萨拉。1991年剧情、喜剧、爱情类型片,创作于英国、美国地区,具有英语语言版本。由米拉·奈尔执导,并由苏妮·塔拉普莱瓦拉任编剧,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丹泽尔·华盛顿、萨莉塔·乔德霍里、罗珊·塞斯、查尔斯·达顿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于1991-09-18公映。
洁伊是住在**37年的印度人,从小就和**黑人奥起洛是很好的朋友,有一天**政策改变,驱逐这些亚洲人离开他们的第二个故乡。80年代接续在密西西比小城镇,长大的咪娜喜欢上自力更生的黑人狄米契,对于同为有色人种***社会的**不去在乎,但是他们的爱情却要面对现实考验。
威尼斯电影节 1991:Golden Osella 米拉·奈尔。
Golden Lion (提名) 米拉·奈尔:**精神奖(Independent Spirit Award) 1993。
最佳影片 (提名) Michael Nozik:**精神奖 1993。
Best Feature (提名) 米拉·奈尔:意大利电影新闻记者协会银丝带奖 1992。
Best Director - Foreign Film (Regista del Miglior Film Straniero) 米拉·奈尔。
威尼斯电影节(Golden Osella) 1991:Sooni Taraporevala。
São Paul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1991。
Critics Special Award 米拉·奈尔:Image Awards 1994。
Outstanding Lead Actor in a Motion Picture 丹泽尔·华盛顿。
在印度,“马萨拉”就是一组调味品。当人们将其搅在一起时散发出的味道十分浓烈。
Mira Nair生涯中的第二部作品,也算首次闯美—结果当年不仅在水城分走剧本奖,为十年后的擒狮埋下伏笔;还在里面让自己的女儿作为饰演Mina小时候的童演“出道”。三十年后的大选年,它又再度因为当中涉及的话题,被人们用新的方式想起,还是挺值得的。这个跨越非、亚、北美三大洲的故事,尽管表面只是一个如同《罗密欧与朱丽叶》式,跨越种族守护真爱的故事;但加入了乌干达驱逐亚洲人的史实背景下,还为几乎每个角**着墨了更深奥的背景—这些异乡人,在另一个国度,有自己的七情六欲和谋生方式;也关于身份认知和对故土始终挥之不去的牵挂。对文化方面的展示无比珍贵,但话题太宏大又太多,在时长中显得有些狼狈局促。
生在**从未去过印度的乌干达印度人(祖辈被英国人带去修铁路)/生在美国从未去过**的美国黑人,作为家庭一员被看待的**人/作为个人的西方人但同时又被视为不可背叛的黑人群体之成员,讲得比较少的一种身份认同矛盾,说深不深说浅不浅的一个爱**。
就是女儿的爱情线和父亲在乌干达的剧情线有一定的消极影响,爱情故事会把重点从剧情部分拉走。
虽然大家都是有色人种虽然大家都是弱势群体其实他们之间照样存在着歧视甚至更甚。对于这些没有根的人来说,或者影片中的那句台词才是他们最真实的想法,“心在哪里家就在哪里,而我的心永远和你在一起。”PS华盛顿真是太性感了,在那些魅惑的色彩之下简直令人窒息。。。
想讲的内容太多 故事就显得有点散了
到结尾父亲的身份认同冲突线看起来最完整。当年的Denzel Washington真的是, daaaaaaaamn.
印度、乌干达、美国,没有一个地方是Mina一家的“家”。
战争、**、跨种族、父与女、两代人,印度裔与**裔的肤色爱情,不仅是个人选择更关乎身份认同。相比年轻一代拥有行动的自由,老一代的身不由己令人神伤。
米拉奈尔让我明白了拍电影的确不是普通人能干的事。它所需要的阅历、智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感受能力都是非常珍贵的资源,没有足够的天分和长期的积累是不可能拥有的。 这部片相比她的**作还是显得平淡了些,不过也不乏一些颇具巧思的桥段,片尾曲也很好听。
很有意思的题材,indian diaspora 和 african diaspora。感觉对人物的身份认同可以做更多的探讨,这样的话可能会更深刻,而不是只停留于爱情故事。